刚好前段时间和一位企业信息化负责人谈及ERP选型规划,问及企业ERP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,在此分享几点,还望能够抛砖引玉。
1.核心竞争力管理平台
企业ERP首先要是专注企业经营方向,优化企业管理流程,通过对各部门的信息整合,实现企业信息化部署的内部管理平台,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根本目标,这是企业ERP选型规划的核心基础;其次,需要具备高效、有序的协同办公职能,
在组织之间,部门之间和员工之间创建出一条便捷的信息交流通道,而唯有内部管理与协同办公相辅相成,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。
2.执行力落地平台
每个管理者在经营之初,都会有很多管理想法,或大刀阔斧,或牛刀小试,而往往这些管理想法在落地上却是个问题。好比公路上的“双黄线”,虽有严禁跨越的制度,却不免总有不规矩之人视之如无物,所以企业ERP选型规划之产品要做到的就是化“双黄线”为“栏杆”,为企业砌上一堵能让管理制度落地的墙。
案例:A企业为避免死帐坏帐的产生,将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划分,A类信用等级高,允许先发货后付款;B类信用等级一般,需支付50%订金后,才允许发货;C类信用等级差,必须先全额打款后,才允许发货。如此规则,想法虽好,但操作层面却累死业务员,首先业务员需要先判断客户属于哪一层级,假设判断后为B级,还需了解目前订单支付的订金状况,满足条件后才通知仓管发货,而且搞不好因为业务员计算错误,订金只支付30%,货就已经发出去了。如此个性化的管理规则是每家企业都不一样的,所以企业选择的信息化平台,是必须能为企业量身定制的,是能将管理者想法融入到企业管理中的,是可以把管理落地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。
3.风险预警平台
在经营期间,经营风险一直伴随企业左右,作为企业管理者,需有足够强烈的敏感度,随时感知各类风险,并给予快速应对,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,经营状况就变得越来越复杂,此时的企业风险已经不是由人能够感知的,所以很多问题往往到了很严重的时候,才引起管理者的重视,其后果就是企业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,所以企业ERP选型规划之产品也需要有协助管理者感知风险,并及时反馈的功能。
案例:B企业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厂商,因电子行业品种繁多,产品更新换代很快,再加上管理不善,以至于很多材料经常呆滞于库存,久而久之,只能报废后变卖处理,成本浪费严重。而信息化产品可以根据原料库存的呆滞情况进行分析,并将呆滞原料告知给管理者,不过预警只是第一步,重要的是管理者接收到预警信息后的处理,所以企业就召开了各部门会议,而刚好营销部在策划一期为学生暑假而准备的手机营销计划,需要一批高性价比的原料,最后呆滞库存得以处理,又为企业创造了效益。
4.决策分析平台
最后企业ERP选型规划之产品还需要有决策分析平台,能为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提供第一手资料,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趋势分析功能,能够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新的商业机会,并有助于企业强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,调整产品结构和分销渠道,提高运营效率。
案例:最好的案例莫过于沃尔玛“啤酒与尿布”的营销神话,两件看似毫无相关的商品却经常出现在同一购物篮中,如此奇特的现象经过沃尔玛管理人员的的数据分析之后,答案得以揭晓,原因是美国年轻父亲在为婴儿购买尿布的时候,总是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,所以也就出现了这个奇特现象。最后沃尔玛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相邻区域,让消费者能够同时找到这两件商品,完成购物,竟获得了非常好的销售收入。
5.知识管理平台
前面谈及的内容分别是通过事前决策落地、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数据挖掘等三方面来协助企业管理,而企业的管理不乏也是通过经营数据产生决策,再通过决策的执行产生新的经营数据,再由新的经营数据产生新的决策的过程。这是一种管理循环,企业正是在这种管理循环之下,不断发展,不断壮大,最终沉淀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。所以企业ERP选型规划之产品还必须是一款能够传承企业文化的知识管理平台。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,会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沉淀,很多经验需要积累,这些都是企业“软实力”的象征,知识管理平台要做的就是传承这些信息,并发散到各个组织进行分享,最终实现知识的再创新。
添加专属销售顾问
扫码获取一对一服务